世界快播:鸡精有毒吗?
鸡精营养安全,味精有害?很多人被误导,看完告诉家人,涨知识了
(资料图)
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油盐酱醋是4种最传统的调味品,主要是调节菜品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调味品越来越多,可以提鲜,比如蚝油、味精、鸡精等,今天我们就说说味精和鸡精。
味精的诞生时间并不长,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从海带中提取了谷氨酸钠,并把这种物质起名为“味精”。1984年,中国人荣耀中以鸡肉为基料,研制出第三代复合鲜味料,将其命名为“鸡精”。
味精和鸡精,都是家家户户厨房里必备的调味料,都有提鲜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呢?
之前有说法说,味精、鸡精吃多了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有提鲜的作用,是不能过度食用的。那味精和鸡精哪个的危害更大呢?
小时候家里用的是味精,如今用的都是鸡精,每天炒菜就用一小勺,对于这个说法,我也不知道吃多了是个什么概念。我家小区里有个营养师,前段时间在群里讨论美食时,向她请教了关关于味精鸡精的问题,原来大家都是被这个说法给误导了,并没有了解真正的意思。
㈠味精的安全性
味精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曾遭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白之冤”。由于人们对味精的营养特性缺乏全面、科学的了解,部分人就认为味精没有营养,甚至对人体有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水化合物,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我国大部分味精生产企业都是以玉米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流程为淀粉的制备—淀粉水解糖的制备—谷氨酸发酵—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制味精。
从生产原料和生产流程来说,味精都是健康的,而不是用化学制剂勾兑或合成的。
身边经常有人说,味精遇高温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错误认识。1999年,我国完成了对国内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证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㈡味精的使用
食用味精是安全的,但如果想要发挥它的提鲜作用,一定要注意使用方式。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会让味精的鲜味大大降低,因此在烹饪时应注意:
炒菜或烧汤时,炒熟或马上要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不会破坏味精的鲜味。
拌凉菜时,应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化开后再加入,温度低味精不易溶解,鲜味就出不来。
本身含谷氨酸钠较多的食材不必再使用味精,比如肉类、蛋类、海鲜类。
㈢味精和鸡精的区别
鸡精是一种新兴的复合调味品,它主要的成分还是味精(含量40%)和盐。
不少人认为鸡精是味精的换代产品、鸡精是第几代味精,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鸡精是用鸡肉做成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味精没有营养,吃多了对身体还不好,都是受到调味品市场宣传的误导。
鸡精之所以有鲜味,还是以味精(谷氨酸钠)为基础。鸡精和味精的区别是,还添加了助鲜剂核苷酸、鸡肉提取物、淀粉、膨化剂、香精、色素等。
㈣味精和鸡精,哪个的危害大?
味精和鸡精,就食用安全性来说都是很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鲜,用量总体而言都是很少的,因此比较营养价值没有太大的意义。有部分消费者认为,鸡精营养安全,味精有危害,这是错误的认识。总体而言,味精的生产技术较成熟,质量相对稳定,是比较安全的;
而鸡精的生产厂家很多,每一家的用料、工艺配方、设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了不同牌子的鸡精的质量和卫生状况有较大差距。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吧,食用味精和鸡精都是安全的,本质上都谷氨酸钠。
对于生活中很多人说味精有害的说法,都是被误导的结果,看完后觉得有用的话,快转告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吧,让他们也一起涨知识,不要再被误导了。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世界快播:鸡精有毒吗?
- 怎么查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_只需要简单的6个步骤-当前看点
- 全球快资讯丨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_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
- 为制约美国的挑衅,大陆可在台湾海峡设置固定浮台,捍卫台海主权
- 微信上线“安静模式”
- 【当前独家】久日新材:子公司内蒙古久日发生火灾事故 未造成人员伤亡 预计造成直接损失约360万元
- win7怎么取消开机登录_win7取消开机登录
- 媒体财经挖掘机指数:19省份开工率超70%_快报
- 圆通速递:5月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43%
- 海报丨吉林省第一届全国龙舟邀请赛倒计时3天
-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EVP诱导肝脏代谢功能失调
- 全球今日报丨椰砖含盐吗_椰砖
- 世界头条:邪瓶囚禁肉梗二十四题-邪瓶肉
- 日本警方逮捕中国籍研究员,外交部发声
- 长春第二家大润发super开业 大润发在东北三省门店近60个
- 天天观焦点:2023年自学考试《英语(二)》必背大纲词汇(55)
- 今日视点:井松智能(688251.SH):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拟减持不超6%股份
- 专家:月入3000元,你就算中等收入群体了|当前关注
- FF91 交付再“跳票”,贾跃亭的 FF 仍需融资 3 亿美元_世界速看料
- 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