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把甲骨文课堂搬进大寨社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炎伶 向思佳 记者 杨三喜)“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7月8日上午,衡阳师范学院“星火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志愿者在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大寨村的标志性建筑——侗族长廊里,给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
衡阳师范学院“星火筑梦”社会实践团科普甲骨文知识。徐锐聪 摄
课堂上,志愿者从甲骨文的发现出发,和孩子们分享了什么是甲骨文,古人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原因,以及目前国内甲骨文研究的成果等。接着,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围绕“甲骨文的构型规则”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分享奇思妙想的同时,志愿者顺势讲解古代汉语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理论。孩子们聚精会神,仔细地聆听志愿者的介绍,并认真地记录课堂笔记。
大寨村的孩子们在认真上课。徐锐聪 摄
“请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发挥想象力,把你们找出来的图案变成文字吧!”在互动环节,志愿者首先出示了一张由各种象形符号组成的“山水风景图”。孩子们讨论激烈,争先恐后地回答道:“图片上有日、山、水三个字!”“我还找到了木、云和人。”接着,在甲骨文识字闯关活动中,志愿者展示了多个汉字的甲骨字形,孩子们热烈讨论、踊跃抢答,五花八门的答案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扎实掌握了文化知识,心里播下了历史文化的种子。
“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能把自己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搬进大寨村,分享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我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实践团成员向思佳在课后说道,“未来,我将继续扎实锤炼专业技能,积极传播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字文化,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据了解,“星火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此次大寨之旅将把文化普及、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相结合,把优秀文化和现代科学送到偏远地区孩子身边。
作者:谢炎伶 向思佳 杨三喜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衡阳师范学院:把甲骨文课堂搬进大寨社区
-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买过保险
- 潘丽丽七台河 七台河芭娜娜
- 省国动办2023年“国防未来星”暑期爱心托管营开营
- 发动机进水车子会出现哪些问题(显示发动机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世界说】港媒:脆弱的海洋不应成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的倾倒场
- 6-4,6-1!张帅组合横扫强势晋级,连续两年入围温网女双四强
- 富邦华一银行(华一银行)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功召开
- 一群人的黄山乡村梦
- 中国软件国际:与华为云签署盘古大模型合作协议
- 外媒:法国启动“未来网络”研究计划,希望推出“法国6G”平台
- 李家超:若日本排放核水将扩大海产品进口限制
- 2023洛阳市全民健身进社区6月份线上赛颁奖启动
- 2023文化贸易投融资博览会9月相约合肥
- “神兽”出笼怎么安排?暑期游较2019年翻倍增长 玩水最热门
- 暑期“晚七点”经济成亮点 深圳夜间消费水平居全国前五
- 天津市“滨海农商银行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津南赛区正式拉开序幕
- 跨国药企“断腕”成趋势,精简管线背后逻辑何在?
- 刚刚,湖北汽车客运站服务信誉等级考核初评结果公布!